立夏斗蛋是為了預防“疰夏”,俗話說“立夏胸掛蛋,孩子不疰夏”?!梆嫦摹笔窍娜粘R姷陌Y狀,患者多腹漲厭食,乏力消瘦,小孩子尤易疰夏,人們認為立夏吃蛋是可以保證孩子不得疰夏,演變到后來人們逐漸將立夏蛋娛樂了起來,形成了立夏斗蛋的習俗。
立夏斗蛋的規則
孩子們得到立夏蛋后并不急于先吃,而是先來比一比,斗一斗。小伙伴們每人拎著個紅色的編織袋,里面都是沉甸甸的雞蛋。大家三個一群,五個一伙,個個摩拳擦掌,開始斗蛋。斗蛋的規則很簡單。蛋分兩端,尖者為頭,圓者為尾,斗蛋時蛋頭斗蛋頭,蛋尾擊蛋尾,一個一個斗過去,破者認輸,分出高低,最后的勝利者就是“蛋王”。斗蛋時,小朋友們還特別喜歡在斗蛋上涂鴉畫畫。女孩子大多在上面畫上兔子、小雞、小鴨之類的圖畫,活潑可愛。男孩子最喜歡畫些獅子、老虎等猛獸,以顯示其必勝的霸氣。
立夏的傳統習俗
1、迎夏儀式:“立夏”的“夏”是“大”的意思,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直立長大了。古代,人們非常重視立夏,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,舉行迎夏儀式。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,配朱色玉佩,連馬匹、車旗都要朱紅色的,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。宮廷里“立夏日啟冰,賜文武大臣”,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,由皇帝賜給百官。
2、嘗新活動:在后世立夏有嘗新等節日活動。如蘇州有“立夏見三新”之諺,三新為櫻桃、青梅、麥子,用以祭祖。在常熟嘗新的食物更為豐盛,有“九葷十三素”之說,九葷為鯽、咸蛋、螺鰤、熄雞、腌鮮、鹵蝦、櫻桃肉,十三素包括櫻桃、梅子、麥蠶(新麥揉成細條煮熟)、筍、蠶豆、矛針、豌豆、黃瓜、萵筍、草頭、蘿卜、玫瑰、松花。在南通則吃煮雞、鴨蛋。
3、立夏稱人:立夏吃罷中飯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,秤鉤懸一根凳子,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。司秤人一面打秤花,一面講著吉利話。秤老人要說“秤花八十七,活到九十一”。秤姑娘說“一百零五斤,員外人家找上門。勿肯勿肯偏勿肯,狀元公子有緣分”。秤小孩則說“秤花一打二十三,小官人長大會出山。七品縣官勿犯難,三公九卿也好攀”。